球盟会(中国)官方网站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工业污染治理市场迎来风口 技术型环保企业将脱颖而出

    2017-07-26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从环境要解决的问题来说,工业对整个环境的负面影响比一般市政、居民和农业的负面影响更大,而且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更难处理。现在环评制度正在向排污许可证制度转换,监管也越来越严格,所以整个工业市场现在是个爆发点。


    在市政环保市场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工业环保市场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且已经出现启动迹象。据测算,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等领域市场空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环保监管趋严,倒逼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同时,高污染产能逐渐关停,去产能加快推进,对钢铁、火电、水泥等行业形成提振,工业企业盈利改善也为其投资环保设施提供了基础。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市政环保市场,工业污染治理与产业环节、生产工艺密切关联,对治理效果、可靠性、经济性更为关注。因此,具备技术优势,能够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的环保企业将充分受益。


    万亿元市场待启


    工业生产一直是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工业企业偷排漏排现象严重,造成了华北工业渗坑、雾霾持续等问题。数据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总排放量的27%,工业排放已经成为全国SO2、NOX、一次PM2.5及VOCs的第一大排放源。


    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介绍,环评制度正向排污许可证制度转换,环保监管越来越严格,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处于爆发点。从海外环保市场发展情况看,工业环保市场大有前途,但对环保产业的挑战更严峻。


    苏伊士亚洲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表示,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尤其是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苏伊士看好相关市场,这将是苏伊士实现较大增长的一个关键领域。


    “近年来,在各地考察项目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园区和企业更加注重把污水处理好,实现达标排放。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将关系到其园区或企业的存亡。”孙明华表示,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将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从关注污水处理的规模,转向关注污水处理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污水处理难度较高的行业,如石化、钢铁、采矿、医药等,以及环保压力较大的地区,尤其如此。这有助于专业、技术实力更强、管理更规范的环境企业脱颖而出。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未来环保行业将形成两大发展模式:一个是市政方面或区域性环境综合整治的PPP项目;另一个是针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物绝大部分来自于工业排放,工业污染治理市场还没有完全释放,潜力巨大。


    据测算,工业水处理全球市场价值已达到950亿欧元,预计将以每年5%的速率持续增长。


    政策层面,环保部去年底发布了《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


    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近日表示,将推动实施一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同时,推动以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为重点的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推行环保领跑者制度。下一步环保部将继续规范和推进环境第三方治理,推动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这将为工业环保市场爆发提供动力。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工业环保市场已有启动迹象。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基于煤化工、能源化工水处理市场,以及行业周期波动、政策叠加等因素,工业治理市场新一轮启动基本确定。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工业治理项目机会增多,很多项目处在帮客户做前期工作的阶段。”赵笠钧说,“预期今年公司的工业治理合同比去年上一个台阶,规模达到20亿元左右。”


    不过,近年来工业经济形势整体面临较大压力,对工业环保市场的发展影响很大。以博天环境为例,赵笠钧表示,“从过去五年的情况看,2013年,工业环保业务占公司收入78%,去年工业环保业务收入占比为40%。比重有所下降,但收入总量保持在10亿元规模。这很不容易。”


    技术型公司将充分受益


    长江分析师童飞认为,政策对于工业污染治理监管趋严,从逻辑上可以体现为两个层次。首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能关停、整改;其次,倒逼工业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从目前情况看,第一层次的特征明显。接下来,随着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工业环保市场的空间随之打开。同时,高污染企业关停后,将带来存量企业盈利改善。工业企业盈利回升,也为其投资环保设施提供了基础,同时达到保住产能的目的。


    从工业污染治理市场的构成看,童飞表示,主要包括工业大气(脱硫脱硝除尘、VOCs)、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普通工业固废、危废、工业污泥)、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领域,市场需求达到万亿元规模。工业环保市场需求不同于市政环保领域,其对于治理效果、可靠性、经济性更为关注。因此,能够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的环保企业将充分受益。


    以工业废水治理为例,首创股份总经理杨斌表示,工业废水处理和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不一样,其技术复杂程度和难度更大,涉及化工、印染、造纸、钢铁等门类,不同的废水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工业环保处理工艺与产业环节、生产工艺密切关联。有时还要求原料回收利用。原来单纯从事市政环保业务的公司可能难以适应工业治理市场,技术型环保公司将脱颖而出。”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说。


    万亿级工业环保市场吸引了众多环保公司争相布局。其中,不少企业通过并购或者自主研发等方式,完善其工业污染治理业务板块。


    2017年3月,苏伊士斥资32亿欧元收购GE旗下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公司。孙明华称,增加工业客户数量和工业园区的综合环境服务业务,是苏伊士下一步的战略重点。“收购GE水处理资产,有助于集团迅速扩展欧洲以外特别是北美地区市场,打造专业的工业水处理方案和服务平台。”孙明华表示,“GE在膜处理领域居世界前列。膜在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将实现突破,公司将结合苏伊士和原GE水处理团队的优势,提供工业水处理的全产业链服务。”


    杨斌表示,首创股份已关注到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变化,并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业废水将是比较重要的板块,商业模式逐步完善。首创去年和北控水务一起参股了浙江开创环保公司。这家公司侧重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膜技术方面的技术独到。


    在工业烟气治理领域,相关企业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非电领域市场业务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非电领域业务量占公司业务15%左右。


    同时,清新环境已开始涉足工业废水处理板块。2017年5月,清新环境中标宁夏六盘山热电厂2×330MW机组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改造工程。该工程运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第三方治理面临压力


    从目前情况看,工业污染治理领域主要有三种业务模式:一是药剂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二是EPC模式;三是第三方治理模式。业内人士表示,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未来第三方治理将成为工业环保市场的趋势。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在工业等领域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希望借此解决工业企业的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不过,两年多来该模式的推进速度缓慢,落地项目不多。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近年来PPP模式火爆,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PPP领域;其次,第三方治理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各方权责义务框架仍不明晰。


    “第三方治理没有大规模做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业主方比较看重资金的带来者,而第三方治理主要解决技术、管理等方面问题,所以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孙明华认为,第三方治理推进缓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治理目标不明确。这些年污水处理、烟气排放等标准已经落实,但污泥处置、土壤修复、河道治理等仍没有明确的标准,相关企业难以判断成本和风险。


    二是服务购买方没有选择的标准,往往就选低价。这反而让一些具备技术优势、治理效果好但成本相对高的企业失去了参与动力。


    三是第三方治理收费机制、市场化运营模式仍待完善。对于环境第三方治理项目而言,通常投入大、周期长,企业要承担很大的财务风险。从目前情况看,不少第三方治理的项目在立项之初没有明确后期的付费机制和资金来源;有些项目尽管已经明确,但财政难以执行,这导致企业不敢贸然参与。


    面对第三方治理市场面临的困境,不少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进行创新。2016年6月,清新环境与中国铝业共同投资设立子公司铝能清新,并收购中铝旗下5家燃煤发电机组环保资产。“这其实也是一种第三方治理模式。通过引入业主方进行合作,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公司接触的不少企业都在探讨这种模式,这也是公司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张根华说。


    傅涛:工业环保治理应创造价值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近日接受中国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工业去产能推进和环保监管趋严,工业环保市场空间逐渐打开。工业污染治理市场需求很大,其市场影响力不亚于市政领域。环保产业不应该仅瞄准末端治理,而应该创造价值。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900号

    友情链接: